落实环境治理方法 助力人居环境整治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验收之年,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全乡人民群众干干净净迎小康。
一、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是简单的搞卫生、拆违搭,本质是提升幸福指数,是提升发展环境,归根结底,是为了转变群众观念,充分发挥群众主体性作用。城郊乡落实乡、村两级领导干部挂村包村划片责任制,要求群众做的,党员干部先做、真做、做好。积极创建“美丽乡村”,组织开展“美丽庭院”,全面开展“门前三包”、垃圾分类,建立生态巡查机制,奖惩并重,建章立制,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截止到2020年城郊乡共拆除危旧房420处,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除此之外在辖区内科学规划“明亮工程”布局,保证各行政村每月组织专人对辖区内路灯开展一次全面督导检查,对损坏的路灯、监控要及时维修,切实增加亮度,延长照明时间,真正做到“巷巷有灯,夜夜长明”。对视频监控覆盖率、完好率进行检查、维修、补充,确保正常使用,最大限度的挤压“盗抢骗”犯罪空间,保障夜晚群众出行和公共交通安全。同时针对道路扬尘治理也做足了功课,在全乡实行精细作业管理,推广“以克论净、深度保洁”作业模式,着力构建以“中型冲洗、吸扫车为主,电动清扫车清扫保洁为辅,定时冲洗吸扫,人工及时补充排扫”的作业体系,全面减少了路面灰尘。
二、重点突出,稳扎稳打。各行政村要围绕“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的总体要求,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清洁拓展;突出常态化整治,确保村庄常年保持整洁有序;突出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从源头上减少不文明行为;突出与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促进外在美向内在美、一时美向持续美转变。自2018年以来,城郊乡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重点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村容村貌五大工作,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继续做好“三清一改一拆”、引导贫困户自觉打扫房前屋后、屋内屋外卫生,做到不乱丢生活垃圾、不乱倒生活污水、不随地吐痰、不乱堆柴草和农具,保持庭院整洁;清理厕所,保持干净,无异味,开展户用厕所建设和改造,使庭院整治达到院内净、卧室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和院内摆放规范、家禽圈养规范,全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城郊乡围绕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在全乡街道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重点推进乡政府所在地、城乡结合部、水源地等区域的行政村和经济实力强的中心村的污水治理工作,力争乡政府所在地污水治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加强生活污未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垃圾清理,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城郊乡还加强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向农户推广秸秆燃料化利用、肥料化利用等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三、打好基础,成效喜人。前期通过各行政村全方位、多渠道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好的做法,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让农民亲身感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新变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高群众知晓率。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党员和村组干部率先垂范,发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为后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城郊乡各行政村已经建立健全卫生评比、保洁员管理等长效管理制度,确保卫生有人管、垃圾有人清、厕所有人扫、污水不乱排,坚决杜绝垃圾乱堆乱倒现象,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并将继续严把改厕质量关,加强后续维修管理服务工作,通过加强对新改建户厕、新建公厕的技术指导和管理,做到设施坏了有人修、管道堵了有人通,确保厕所正常使用。截至目前,全乡改厕率80%以上,合格率达100%,辖区内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达到75%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为全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美收官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强化督导,务求实效。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乡成立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月考评工作组,一周一考评,一周一排名,一周一点评,对每周考评工作落后倒数后两名的行政村第一次支部书记在干部大会作检讨发言,连续两次位居后两名的村支部书记、包村干部、联系行政村班子成员作检讨发言,连续三次后两名的行政村支部书记记大过一次,集中整治活动结束后,对各行政村整治成效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年终考核排名的重要依据。
城郊乡以三年为期,稳扎稳打,举全乡之力,大打一场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歼灭战,给老百姓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际成效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