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芦花荡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时间:2024-02-17 14:17:44
芦花荡教学设计(精选多篇)[本文共13787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芦花荡》教学设计

焦作市第十八中学韩卫芬

一、 教学创意

孙犁的这篇《芦花荡》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英雄故事。文章有两点特别突出,即人物塑造和景物描写。第一课时,以感知人物为重点,文章篇幅较长,如何突破这一重点,让人物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我选择了“筛选提炼,朗读感知”的方法,即筛选出文章对老头子的肖像、语言和动作描写的精彩片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一步一步树立人物形象,从而感知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

1、揣摩文章对“老头子”的描写,感知这一人物的英雄性格。

2、认识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三、课前准备

1、读课文两到三遍,解决生字词。

2、搜集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白洋淀优美的自然风光)

同学们,在这风光旖旎的白洋淀里正义的洪流铸就了许许多多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你们还认得他吗?

(多媒体显示:小兵张嘎的照片。)

机智勇敢的嘎子有一身水把式,他识破敌人奸计,救出老钟叔,火烧鬼子炮楼,是当地家喻户晓的抗日小英雄。同样也是在这片白洋淀里,还活跃着一位更具传奇色彩的老英雄。让我们走进《芦花荡》,去认识一下这位老英雄。

(二)复述概括,感知故事。

1、大家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了解了文中的人物和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复述课文。(引导学生在复述中,使用文中关键的句子和好的词语。)

2、请学生分别概括这两个故事情节。

(三)筛选朗读,感知人物。

(过渡)这个单身智斗群敌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身上。现在,我们就请出主人公——老头子。

(多媒体显示:文中老头子的插图。)

1、干瘦干练的老头子。

学生观察插图, 朗读文中老头子肖像描写的段落,找出印证刚才直觉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干瘦”“尖利明亮”“鱼鹰”等词,让学生在脑海

中再现老头子形象。)

齐读肖像描写的段落,注意关键词,让我们把老头子的形象印在脑海。

2、自信自尊的老头子。

找出文中概括老头子性格特点的句子。

(1)跳读全文,筛选表现老头子自信句子。

(他对负责的同志说: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把两个小姑娘接上船后,他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

看到小姑娘洗脸,他说:不怕,洗一洗吧,多俊的孩子呀。

鬼子的探照灯照来时,他说: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照不到我们。

敌人的机枪扫射时,他说:不怕,它打不着我们。)

让学生表演朗读,体验老头子的信心百倍和艺高大胆。

(2)教师范读表现老头子自尊的段落,学生体会他懊丧、内疚和自责的心理,并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3、智勇双全的老头子。

学生接龙式朗读老头子复仇的故事情节。

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老头子的智慧和谋略,让学生找出来并简要分析。 齐读痛打日寇的段落,引导学生重读“狠狠”“砸”等词,体验报仇的痛快酣畅,感受老头子的智慧和勇气。

4、可敬的老头子。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躲在苇叶下的二菱,看到了老头子有勇有谋,痛快淋漓的报酬场面,你会想些什么?你会情不自禁的说些什么呢?(创设情景,换位体验,让学生真实的、发自内心的表达对老头子的喜爱和崇敬之情)

(四)拓展延伸,感受英雄。

(多媒体显示思考题,学生选择一道做答。)

1、“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同学们看到这句话,你联想到了什么?

2、你还能唱出其他文艺作品中战斗的歌曲么?

3、你还知道其他英雄传奇的故事么?

学生讨论。全班交流,再现战斗的场面,歌唱战斗歌曲,讲述英雄的传奇故事。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像老头子这样的英雄在中国数不胜数。是他们,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用他们的满腔热情和血肉之躯筑成了中华民族的长城。是他们,用自己传奇的故事谱写了一支支英雄的赞歌。我们为他们骄傲,为我们英雄的不可战胜的民族而自豪。

第二篇: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一.录像导入,了解背景、白洋淀以及作者情况。(由学生进行文稿演示) 7

1.导入: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小兵张嘎》)

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电影中的小男孩是谁啊?(小兵张嘎) 这就是优秀抗战影片《小兵张嘎》。

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河北白洋淀)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芦苇、荷花、水淀)

我们看到了大片的芦苇、美丽的荷花还有一望无际的水域,以及白洋淀独有的水上生活、斗争情景。这部电影中小英雄嘎子机智勇敢,智斗鬼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白洋淀优美奇特的水上风光也令我们心生向往。。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讲述的也是抗战时期打鬼子的故事,同样发生在河北白洋淀上,只不过,其中的主要人物,不是一位小英雄,而是一位老英雄。让我们一起走近课文《芦花荡》。

2.检查预习,介绍白洋淀,介绍作家孙犁。

在上课之前,我已经向同学们提出了预习要求,要求各个学习小组,从背景环境和作家作品两个方面入手,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并制作成powerpoint 演示文稿。下面我们请两个代表来展示他们的预习情况。

(一学生展示 背景环境介绍)

教师评价:他向我们展示了优美的白洋淀水上风光,并且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两个方面清晰地向我们介绍了白洋淀的有关情况。

(一学生展示 作家作品介绍)

教师评价:他们搜集到了作家孙犁的照片,对孙犁的介绍也简明扼要。 教师补充:

在这里,我向同学们补充关于孙犁的一项资料,就是孙犁自己说过的一段话,他说:“我非常怀念经历过的那一个时代,生长过的那些村庄,作为伙伴的那些战士和人民。我非常怀念那时踏过的路,越过的小溪,记得那些风雪、泥泞、饥寒、惊扰和胜利的欢乐,同志们兄弟一般的感情。”诗人艾青曾经说过: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噙着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因为孙犁对白洋淀这片 1

土地的满腔热忱与执著热爱,才有了他《白洋淀纪事》这些充满深情的作品。

二.复述故事,整体把握5

……此处隐藏10083个字……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小说如白洋淀水一样清新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并学习主人公如钻天的芦苇一样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增强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学习“老头子”的性格特征,体会其身上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2 引导学生品味小说语言特点,尤其是文中的环境描写

3 了解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 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试着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感受文中人物不屈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 导入新课: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大地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比如一直活跃在荧屏上的英雄形象有小兵张嘎,成年人李玉和等。在冀中平原上,在美丽的白洋淀中,还有这么一个老头子,他积极投入到抗日战争洪流中。他的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一个人年近六旬的老人是怎样与敌人周旋的呢?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我读,我讲。(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小说情节,同时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文中的故事情节,我们进行讲故事比赛,看谁讲的又快又好。 答案(略)

三﹑我读,我评。(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读课文,思考:1﹑本文的主人公——一个瘦瘦的老头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请你谈一谈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答案可能会出现:他是倔强﹑温和﹑朴实的人,就像我的爷爷,很普通。

他是一个勇敢﹑坚强﹑伟大的人,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他是一个聪明﹑和蔼的老爷爷?

教师总结:的确如大家所说,说到他的形象,用一个字评价他——棒,两个字——很棒,三个字——杠杠的。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

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头子”这一英雄形象身上有哪些缺点?

学生答案:他是一个过于自信和自尊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疏忽是一位小姑娘受了伤。也是自己的形象受到了影响。不过,他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并能够及时弥补自己的错误,说明他还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教师总结:托尔斯泰曾说:“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优缺点共存,英雄形象“老头子”也是一样。我们要学习的是他那知错就改的精神品质。

四﹑我读,我思。(这一环节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读课文,思考:1﹑我们之所以能如此准确的了解这位老英雄的形象,全归功于作者的妙笔生花。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呢?

学生答案: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2﹑这些描写方法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找出例子并分析其作用。

教师总结:为了塑造“老头子”这一刻哎呦可亲的英雄形象,作者煞费苦心,用了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正面描写的方法来凸显老英雄的形象。

3﹑除这些正面描写之外,作者还用了哪些方法塑造这位老英雄?

学生1:欲扬先抑。作者写老英雄的形象时,先写他的缺点——过于自信和自尊。并写了他的失误造成的后果——小女孩受伤,让读者看到一个不完美的人物形象,为后面写他的英雄事迹做铺垫。

学生2:人物反衬。作者为了突出老英雄的聪明勇敢,用鬼子的呆笨反衬其聪明勇敢。 学生3:环境烘托。课文第一段环境描写突显出老英雄工作环境的恶劣。

4﹑说到环境描写,文中有哪些地方使用环境描写?找出来细细阅读并品味。揣摩其作用。

学生1:展现出白洋淀景色的优美。我们眼前仿佛看到苇塘中钻天的芦苇﹑唱着歌纷飞的水鸟如苇叶般的小舟。充满诗情画意。

学生2:渲染故事气氛。从环境描写中,我们感受到敌人的包围很严密,战争很残酷。连水鸟都需深夜才出来活动,那老英雄该如何提供军需。使读者为位老英雄暗暗捏了一把汗。

学生3:烘托人物精神。从倒数第二段的环境描写中,我好像感受到老英雄战斗胜利后内心喜悦的情感。

教师总结:作者为了塑造老英雄的形象,的确费尽心思。又用了这一系列的侧面描写来突出这一英雄形象。使我们看到一位可亲可敬的英雄人物。

五﹑我读,我评。(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本文主题思想)

读课文,思考:作者通过塑造老英雄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答案:他的行为以及英雄事迹说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

六﹑我读,我谈。(这一环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完这篇文章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请谈谈你的收获。一句话即可。 学生1:我觉得老头子很伟大,我要向他学习。

学生2:本文的写作方法很独特,我今后写作文要试着借鉴。

学生3:战争很可怕,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学生4:作为中国人我很自豪,因为像“老头子”这样的英雄人物全中国到处都是,说明中国人民有着不屈的民族精神。

七﹑小结:

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时期中国人用他们英勇的斗志和非凡的智慧保卫着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胜利。文中的“老头子”就是其中一个,从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老当益中的气概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昂扬乐观的斗争精神。他们用行为告诉我们: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八﹑作业布置: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他们总会给我们留下印象。请选择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写出他的一两件小事。至少使用本文中学到的两种方法塑造他的形象。

九﹑板书设计:

主题

↗↑↖

情节 →人物形象←景物描写

正面描写:语言﹑动作﹑肖像﹑心理

侧面烘托:环境烘托﹑人物反衬

教后记:1﹑本节课的授课思路很清晰。我按照小说的三要素组织授课思路,由表及里,由浅到深使学生一步一步学习,并使他们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小说主题的关系,使学生透彻的了解本文内容,也为其以后自学小说提供思路。授之以渔。

2﹑通过读来逐渐深入文本,这些环节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文本是问题答案的依据,所有答案均要从课文中找到支撑点,不能拔高或者降低课文思想。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考试时准确理解文章内容,避免进入误区。

3﹑课堂中穿插练习了学生“读”与“说”的能力,课后作业从课堂出发,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练习学生“写”到能力。

4﹑板书设计简明扼要,且能紧扣课堂内容,一目了然。

5﹑课堂语言有待提高。

希望你能阅读以下以下相关范文:

初二语文《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案设计一

《芦花荡》教学反思

芦花荡

芦花荡

《芦花荡教学设计(精选多篇)[本文共1378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